相互寶村:網絡互助成鄉村保障新方式
近日,杭州的朝陽村成為了全國首個“相互寶村”,引發全國關注。朝陽村位于杭州市余杭區喬司街道,常住人口3500人里,居然有30%的村民都加入了網絡互助計劃相互寶,成為全國相互寶參與率最高的村子。
保障意識、需求的提高是相互寶在鄉村流行的根本原因。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《鄉村健康保障調查報告》顯示,我國鄉村居民醫保基本實現全覆蓋,但依舊有30%左右的鄉村居民認為保障不夠,擁有商業保險的人數占比不到兩成。
80后大學生村官周晨亮是土生土長的朝陽村人,也是村里的宣傳委員。他說,村里每年都有人因為重病去世。去年,村里有一位農民工獲得了相互寶的救助,這讓他想到了給村民科普保障的重要性。于是,他在村里發起了3場健康科普講座,給村民科普健康和保障知識。
“現在村里每個人都有醫保,但真生了大病還是容易因病致貧。村民們對保障有需求,但一是怕貴,二是搞不懂復雜的條款,三是擔心被騙。”談到在村里做保障科普的難點,周晨亮這樣說。 相互寶是支付寶上的一個大病互助計劃,采取的是“一人生病、大家出錢”的互助模式,在手機上就可以申請加入。
事實上,不僅僅是朝陽村,全國鄉村地區的保障狀況也在發生變化。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《鄉村健康保障調查報告》顯示,擁有商業保險的受訪村民比例不到20%。近7成受訪村民認為,當醫藥費自費部分超過3萬元時,就會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。
《報告》的調查也顯示,鄉村居民在獲取健康保障上的主要困難是費用高、產品復雜、缺乏購買渠道。8成受訪居民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,6成居民表示僅能承擔每年500元以內的保障花費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龍教授認為,以相互寶為代表的網絡互助操作簡單、費用低,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鄉村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需求,因此會在廣大鄉村地區廣泛流行。 相互寶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,相互寶的1億成員中有3700萬人來自鄉村,覆蓋全國超28萬個鄉村。截至2020年7月15日,相互寶累計救助了1.6萬名鄉村重疾成員,為他們募集了25億互助金。
紹興人劉勇在杭州務工多年,曾幫助老家農村的父母加入相互寶。去年劉勇父親不幸確診為腸癌,由于是異地就醫,醫保報銷有限,相互寶的10萬互助金極大緩解了這個農村家庭的經濟壓力。《鄉村健康保障調查報告》也顯示,超過一半的鄉村用戶認為,加入相互寶后提高了生活的安全感。
郭金龍教授認為,2020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。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。網絡互助這一新保障形式,將和醫保、商保一起,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、脫貧攻堅發揮重要支撐作用。